引言:配资网app
2023年,朝鲜战争停战70周年之际,朝鲜再次展示其一系列先进武器,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。此次亮相的武器包括新型洲际导弹、战术核武器和无人机等。这些装备的展示不仅展现了朝鲜军事力量的增长,也再次证明了自20世纪90年代金正日确立“军事先行”政策以来,朝鲜始终将国防建设视为国家生存的核心。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困境和国际封锁后,朝鲜逐步建立起了核战略威慑力量。如今,金正恩所推动的“经核并举”战略,既是金正日“先军政治”的延续,又展示了朝鲜在新时代下的军事转型。
一:从“先军政治”起步
1994年,金日成去世后,金正日继位,正式成为朝鲜的最高领导人。金正日在军政上深得父亲的支持,早在金日成生前,他就已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,控制了军队的指挥权。继位后,金正日提出了“先军政治”的治国方针,并在其后13年的执政期间,将这一方针贯彻到底,使其成为朝鲜最具标志性的政治特色之一。
展开剩余82%那么,究竟什么是“先军政治”呢?
金正日曾明确指出:“‘先军政治’是我们的基本政治方式,是带领我们革命走向胜利的万能宝剑。”简单来说,“先军政治”即是将军队和军事建设置于国家政策的首位,优先保障军事需求,实行全民拥军的战略。
尽管经济困顿,民众生活水平下降,朝鲜依然坚持发展军事。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,朝鲜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境,外援减少,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接踵而至,导致1994至1998年间发生了严重的饥荒。即便如此,朝鲜仍坚持实施“先军政治”,并未放松对军队建设的投入。这一政策的背后,正是朝鲜为生存和对抗外部威胁所作的战略选择。
“先军政治”的推行,是朝鲜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和内部困境的必然选择。特别是冷战结束后,朝鲜半岛的局势复杂多变,韩国的崛起使朝鲜的国力遭遇严峻挑战。为了追赶韩方的军事优势,朝鲜在军事建设上的投入便显得尤为迫切。加强军事建设,尤其是核武器和导弹技术,成为了朝鲜应对外部压力、捍卫国家安全的最有效手段。
二:金正恩的改革与突破
2011年末,金正恩继任朝鲜领导人时,年仅28岁。尽管他年轻,但很快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,稳住了国内局势。金正恩上台后,首先加强了对党内和军队的控制,确保政权的稳定。公众对他的了解,可能更多源于他“姑父事件”——张成泽被处决,显示出金正恩的强硬姿态。但在经济和军事领域,金正恩也展开了大胆的改革。
2013年,金正恩提出“经济建设和核武力建设并进”的战略,初步确立了自己的治国方针。在经济上,金正恩继承并改进了其父亲金正日时期的政策,特别是农业改革方面,实施了圃田责任制,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,并通过增加农业资源投入来改善生产条件。
在军事上,金正恩进一步推进了朝鲜的核武器建设。2006年,朝鲜首次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,但随之而来的国际制裁对朝鲜产生了巨大压力。金正恩上台后,朝鲜核武器的研发加速,朝鲜逐步取得了核武器的自主生产能力,至2017年进行了第六次核试验,标志着朝鲜核武库的成熟。
三:朝鲜的新型武器与战略
在金正恩的领导下,朝鲜的国防发展重点逐渐转向核武器和导弹技术。朝鲜的核武器从初期的简单型发展到如今的小型化和战术化,展现出其技术不断进步的势头。2022年,朝鲜首次公开了其战术核武器的测试,表明其在小型核弹头、战术应用上的技术突破。
导弹方面,朝鲜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。2017年,朝鲜成功测试了“火星-14”和“火星-15”洲际弹道导弹,后者的射程足以覆盖美国全境,极大增强了朝鲜的核威慑能力。此外,朝鲜还大力发展中程、中远程导弹,如“火星-12”以及多种战术导弹,进一步提升了其军事威胁能力。
除了核导武器,朝鲜的常规军备也在不断突破。自2021年起,朝鲜密集进行多管火箭炮的试验,2023年,朝鲜宣布将30门超大型火箭炮交给作战部队使用,成为其核心打击武器之一。此外,朝鲜在军事侦察卫星和无人机领域也不断取得新进展,2023年展示了“晨星-4”战略侦察无人机和“晨星-9”攻击无人机,标志着朝鲜军用无人机技术的成熟。
面对朝鲜新武器的不断亮相,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、日本和韩国的反应愈加强烈。俄罗斯军事专家列昂科夫表示,朝鲜通过不断改进其导弹技术,已经能够对美日形成有效的威慑。这一切都表明,朝鲜在军事上的持续突破,意味着其已不再是“孤立”的国家,而是一个强有力的军事大国,且在未来的国际局势中,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朝鲜通过不断推动核武器、导弹技术的发展,已逐步构建起强大的国防体系。而这一切,不仅是金正恩执政方针的具体体现配资网app,更是朝鲜为生存与对抗外部压力所作出的坚定选择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